动态 > 其他
> 详情
经期练这几个瑜伽体式,解决80%女性都存在的痛经问题!
#咪哩约课# 2021-08-24
英国一家权威医学机构调查报告指出,现在全球80%的女性有着不同程度的痛经症状,这一份报告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而通过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50%-90% 的女性都曾经经历过痛经,随着年龄的增加,痛经的发病率会下降。至少有 13%-51% 的女性有过一次由于痛经而使女性不能上班或者学生不能上课的经历,而 5%-14% 的女性经常因为严重的痛经影响工作和学习。

每个月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痛经引发的头疼、全身不适、坐卧不宁、恶心呕吐、手脚冰凉等情况。甚至有必须卧床休息,伴腰部酸痛,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呕吐腹泻,或肛门坠胀,并伴随月经周期反复发作,痛经严重影响到她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占痛经90%以上;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PGF2α含量升高时造成痛经的主要原因。PGF2α含量高可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而出现痛经。原发性痛经在青春期多见,常在初潮后1~2年内发病。年龄是痛经发生中的重要因素。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以行经第1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3日后缓解。疼痛常呈痉挛性。一般不伴有腹肌紧张或反跳痛。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16~18岁时达到顶峰(82%),30~35岁以后逐渐下降,在生育年龄中期稳定在40%左右,以后更低,50岁时维持在20%。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继发性痛经”是相对于“原发性痛经”的另一个概念。继发性痛经症状同原发性痛经,由于内膜异位引起的继发性痛经常常进行性加重。往往是由于一些体内脏器病变所致。常见原因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症、慢性盆腔炎、子宫畸形等。常常表现为各种疼痛方式:下腹痛、下腹坠胀、肛门坠痛等。了解清楚2种不同痛经类型,我们需要通过病史及全身、局部检查去寻找可能引起痛经的病因,进而才能有效地进行针对性治疗。很多人觉得在大姨妈期间不能进行体育活动,事实上,在经期更应加强体育锻炼。尤其是平时体质就较虚弱的女性,更应做一些轻度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也可以帮助缓解痛经带来的痛苦。但要注意不能过度劳累。经期是女生的特殊时期,练习瑜伽也需要选择适合经期练习的瑜伽体式!
仰卧束角I式的主要益处就是让腹部柔软放松,促进腹腔器官的健康。它适宜在经期练习,尤其适宜在有痛经症状或能量水平较低的时候练习。伴随经期而产生的腹腔无力和盆腔酸痛也能通过这个体式得到缓解。如同仰卧束角式的其它变式一样,束角仰卧倒手杖I式能够减轻痛经,缓解腹部炎症。除此之外,这个体式对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经量过多和痛经尤其有效。这个变式能够将大量的血液和生命能量输送至生殖器官区域。卧英雄式通过改变腹部和骨盆区域的供血情况,释放其中的压力,将疗愈的能量带入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之中。侧英雄式可以减轻经前期的下背部疼痛,减轻部分女性的痛经症状。侧简易交叉腿坐前屈在月经周期的经期前和经期两个阶段都会对练习者产生帮助!它能够消除下背部疼痛、腹部肿胀,还能缓解部分女性的痛经症状。可以使用瑜伽椅来辅助完成侧简易交叉腿坐前屈这一体式。
综上,辅具使用建议:#毛毯 #抱枕 #伸展带 #瑜伽椅瑜伽体式和调息能够稳定肾上腺和神经系统,维持体内激素水平的平衡,放松腹部肌肉,促进盆腔中的血液循环,这些都对消除痛经有很大的帮助。而痛经常常与痛苦的情绪相关,瑜伽的练习能让我们的精神更加坚强,让我们更加平稳地应对痛经。在个人生活和工作中设立边界,可以作为应对痛经的开始。确保自己在经期拥有足够的休息和安宁的独处时间,在安静的环境中习练瑜伽,在练习的过程中,疗愈痛经,疗愈精神。
-部分素材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